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章详情
经济研究所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学术前沿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2-12-07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研究生自主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培养以理论为基石,以应用为方向,以前沿为追赶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研究所于2022年11月24日-12月1日开展了三次学术研究前沿研讨系列活动。

2022年11月24日17:00-21:50在线开展的系列活动——聚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术研究前沿问题,邀请安徽财经大学崔连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宋德勇教授参加,博士研究生杨晓蕾和刘思辰、硕士研究生静峥和徐圣翔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冕出席会议,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副所长杨艳琳主持。

崔连标教授以“面向全球能源-环境-经济问题的定量评估方法:GTAP模型理论与实务”为题,从什么是GTAP模型、GTAP模型架构、模型拓展和模型应用等方面展开介绍。并重点介绍了在能源领域有重大应用前景的GTAP-E模型,且以俄乌冲突为例讲解了如何应用GTAP-E模型分析此次能源冲击对世界经济和能源消费的影响。

宋德勇教授做了题为“排污权交易能否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理论与经验证据”的报告,以排污权交易制度试点为政策冲击,研究发现排污权交易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和碳排放,实现减污减碳的协同增效,并构建了排污权交易通过能源结构效应、创新补偿效应和生产率效应三条微观机理影响减污减碳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减污减碳协同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博士生杨晓蕾汇报了论文“Can R&D incentives really promote innovation investments?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based on Additional Tax Deductions for R&D Costs in China”,围绕研发激励政策是否能够促进研发投资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发现由于企业机会主义,企业策略性调整研发成本科目,导致真实创新并没有得到提升,且政府放松对企业的监督,会进一步增加低质量创新。

博士生刘思辰汇报了题为“不稳定就业与农民工市民化悖论:基于劳动过程的视角”一文。细致分析了中国不稳定就业对农民工个人发展和家庭发展造成的影响,发现不稳定就业会提升农民工个体的收入水平,但是不利于家庭成员随迁,掐尖式用工不会提升农民工群体的收入,反而强化了内部低质量竞争。

硕士生静峥汇报了论文“Approaching a win-win situation for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river basins: Evidence from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从经济和环境两个角度评估了长江经济带流域发展政策(YREB)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研究发现YREB的战略促进了经济与环境双赢,同时技术进步、城市紧凑发展和一体化机制是实现双赢的主要机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硕士生徐圣翔汇报论文“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与乡村振兴——基于信息壁垒视角”,将“宽带中国”战略这一外生冲击作为打破信息壁垒的代理变量,通过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系统分析了农户的就业抉择和农业生产抉择。

2022年11月30日17:00-21:40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研究所于线上组织“产业经济学学术研究前沿”活动,活动由经济研究所杨艳琳教授主持,邀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石军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叶林教授参加,博士研究生朱钰琦和刘敏、硕士研究生高阳和余芸芸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经济研究所余江副教授和研究生参与活动。

石军伟教授就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做了题为《增长压力与企业创新》的主题演讲。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的持续冲击,近年来各地政府维持本区域经济高速增长越发困难,这使得各地政府的经济增长压力进一步增大。在“晋升锦标赛”和“财政分权”等体制机制影响下,追求经济增长一直是地方政府的核心目标之一。文章以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压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为切入点,详细阐释了增长压力、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增长压力在总体上无法有效提升政府的创新支持力度和企业创新水平,其重要原因在于市场分割遏制了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创新规模效应的发挥。该研究不仅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丰富了政府增长压力与创新关系的影响机理研究,也为地方决策及其影响后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

叶林教授做了题为《“二十大”文化建设新观点与文化产业研究》的主题演讲,从意识形态工作、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际文化传播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就意识形态而言,二十大报告高度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完善“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主要涉及企业行为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业政策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资源梳理评价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要培育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在国家文化传播方面,要“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充实完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博士生朱钰琦同学以《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为题分享了其正在研究的问题。该研究认为,环境规制可分为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自愿协议型和综合型等四种类型,其中综合型环境规制是较为契合本文的研究切入点。已有的研究大多从环境规制的遵循成本、绿色技术创新额补偿效应等方面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包含了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两种类型。该文章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是非线性的关系,但是对此非线性关系的潜在机制还未能进行清晰明确的探讨,需要在后续继续深化。

博士生刘敏同学以《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创新效应——基于技术距离的空间计量研究》为题分享了其近期的选题。高技术产业具有高R&D投入强度、高知识技术密度等特点,其集聚有利于知识和技术充分溢出,已成为区域创新建设的重要支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梳理已有研究发现,现有相关研究对创新产出的时空因素考虑不足,即使有少量考虑空间效应的文献,也大多以地理距离及经济距离为基础进行研究,这样的矩阵选取与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并不十分吻合。该研究将考虑到累积循环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以技术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研究不同集聚模式与创新产出的时空效应。

硕士生高阳同学以《基于政府与企业博弈视角的漂绿行为分析及治理思路》为题分享了其正在撰写的文章。该文章将“漂绿”界定为企业、政府等各类组织通过误导性、选择性的信息披露,将企业或产品伪装为“绿色”形象,却很少采取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导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言行不一致的伪社会责任行为。“漂绿”行为对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均具有危害。该文章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并提出了四条治理漂绿行为的思路及策略:加强立法与政府环境规制、强化公众与社会媒体监督、规范绿色认证与信息披露、倡导企业绿色伦理及环保领先的战略。

硕士研究生余芸芸以《市场竞争对就业性别歧视的平抑效应——来自中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通信实验的证据》为题分享了其正在撰写的文章。该文章借助一项2015-2019年期间针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持续大规模通信实验和调查实验的联合数据,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政策前后对中国26个省份的148个城市发送了超过40000份虚拟简历,基于渐进双重差分的方法分析市场竞争对就业市场的平抑效应。研究发现,在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政策后女性相对于男性获得面试邀请的概率平均提升了3.8个百分点,平抑效应达到三分之一;女性相对于男性的面试邀请回复率在政策实施后有显著提高;政策对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冲击比较明显,对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

2022年12月1日17:00-21:45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研究所于线上组织“劳动经济学学术研究前沿”活动,活动由经济研究所杨艳琳教授主持,邀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传江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罗良文教授参加,博士研究生刘洋和邱万泉、硕士研究生祝艳秋和刘晋纹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经济研究所杨玲副教授和研究生参与活动。

刘传江教授对数字经济时代农民工群体面临“数字鸿沟”和“数字化贫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论坛上做了题为《数字时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双重鸿沟”与跨越》的报告。刘传江教授发现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对不同的群体并非具有同质性和普适性,农民工群体在存在传统乡城鸿沟的情况下产生新的数字鸿沟,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就业状况”“社会发展”“身份认同”“生活方式”等方面 产生阻尼效应。针对这一现象,他提出了支持农民工跨越鸿沟的五大工程。即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架桥”联通工程、以数字化数字化素养的培训与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搭梯”进阶工程,聚焦下一代信息化、智慧化数字教育的“填沟”托举工程,推进公共数字服务均等化和普惠化的“善治”弥合工程、以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发展的“数字化红利”为目标的“赋能”助推工程。

罗良文教授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的焦点难点、战略设计及路径选择》为题做了主题演讲。他强调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对于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作用,提出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是保持经济稳中求进的关键点,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部署,是建成现代产业体系的根本着力点,是实现世界工业强国目标的关键点。发展实体经济应当聚焦在创新引领、质量变革、结构调整、数实融合、环境优化五个焦点,着力攻克“如何提升实体经济的内生发展动力”“如何降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挤压”“如何解决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脱节”“如何解决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障碍”“如何缓解实体经济成本过高的困局”等难点问题。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设计应当坚持创新这“一大引擎”,协调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制造业与服务业这“两大关系”,推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三大融合”,实施人力资本、统一大市场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这“四轮驱动”。在发展路径上,要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迈向世界工业强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实现中国创造;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战略性推进结构调整,聚焦发展实体经济;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聚力推进融合发展;健全“虚实”融合机制,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博士研究生刘洋在论坛汇报了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数字技术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她提出数字技术的应用主要通过劳动力替代效应和劳动力互补效应影响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企业应用数字技术通过改进生产制造流程,解放劳动力,企业员工得以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工作,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得到提升。人力资本升级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加快形成新的供需关系,环节供给与需求间的不匹配,从而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她进一步从投资改善机制、企业柔性机制、创新激励机制以及人力资本机制几个方面探究了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机理,并运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对上述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

博士研究生邱万泉以《数字产业化的就业质量效应》为题,汇报了近期的研究进展。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不仅引领着社会生产力不断突破和飞越,更对就业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既有对就业数量的冲击,也包括对就业质量的改善。他梳理了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就业规模、结构和质量三个方面展开。而现有研究更多聚焦在宏观层面,在中观层面更多的是研究区域差异,对产业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他进一步提出从产业的角度分析数字技术对就业质量的效应,运用熵权法这一客观赋权法对各行业就业质量进行刻画,同时从投入产出角度和技术创新角度考察数字产业化对各行业的渗透和赋能水平。

硕士研究生祝艳秋结合其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内容进行了汇报,题为《习近平劳动经济思想研究报告(上)》。她从习近平劳动经济思想的产生背景、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进行了梳理。习近平劳动经济思想是在我国迈入实干新邦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从习近平梁家河实践经历中孕育,同时受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马克思主义劳动经济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劳动经历及智慧的滋养而逐渐发展成熟。习近平劳动经济思想有助于提高劳动的经济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形成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硕士研究生刘晋纹进行了题为《习近平劳动经济思想研究报告(下)》的汇报。她对习近平总书记近年的讲话以及二十大报告中对于劳动就业的内容进行了学习,梳理概括了习近平劳动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价值论、劳动精神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论、就业民生论、和谐劳动关系论、劳动教育论、劳动创新论、劳动群体论八个方面,并对八个理论的体系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撰稿 聂小丽 刘敏 邱万泉 审核杨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