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章详情
湖北省工业经济学会2012年年会报道
发布时间:2013-03-26  点击数:

 

2012年12月9日,由湖北省工业经济学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承办的“湖北省工业经济学会2012年年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MBA学院隆重举行。来自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音乐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湖北工业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工程学院等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和部分研究生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副院长胡立君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本届年会轮值主席汪海粟教授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致欢迎词,学会会长简新华教授作了会长致辞。
学会副会长成金华教授主持年会主题报告。会长简新华教授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了题为《中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探索》的报告,梳理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认为我国的改革不可能完全以东欧模式为榜样,也不可能完全参照日本、德国、美国的发展模式和经济政治制度,而应该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的经济政治体制,提出了中国改革要建立的新体制即目标模式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法治的政治体制和公平和谐的社会体制。学会常务副会长汪海粟教授作了题为《关于湖北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考》的报告,揭示了湖北产业结构优化的四大矛盾,即经济结构惯性约束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矛盾、经济后发劣势约束与跨越式经济发展的矛盾、地理区位刚性约束与区域性协调发展的矛盾,提出湖北应优先发展的工业部门,湖北工业的发展要差异化、清晰化发展;并分析了“十二五”规划如何解决产业同构、聚焦战略产业、如何达到持续有效的发展目标、中国经济发展的惯性、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代价等多方面的经济问题。学会副会长赵玉林教授作了题为《产业融合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兼论中国推进“三网”融合的难点》的报告,讨论了产业融合的效应、产业融合的驱动力、以及产业融合的测度问题,并分析了中国推进三网融合的难点。认为产业融合能够通过产业內生增长和产业重组扩张两个途径影响产业发展,通过形成可竞争性市场结构和横向产业联合两个途径影响产业组织结构,通过提供增值服务、节约研发成本、获得复合经济效应影响产业组织绩效;产业融合的驱动力来自于产业规制的放松、技术创新和扩散、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对产业融合测量方法及其缺陷进行了分析。
学会副会长、武汉音乐学院副书记戴德铸教授主持“学会和产业经济学学科建设”讨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艳琳教授就湖北工业经济学会换届一年多来的组织建设和财务建设工作向大会进行了报告,并根据湖北省社科联的要求,提出了学会2013年的工作安排。随后,武汉钢铁集团邓果宇所长、学会副会长、武汉科技大学李永周教授、湖北工业大学胡放之教授、湖北工程学院鲁德银教授、武汉工业学院雷银生教授、学会前任秘书长、现任副会长雷学勤教授等代表,围绕湖北产业(工业)现状、产业经济学学科、学会建设等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
最后,常务副会长汪海粟教授对本次年会作总结发言,认为会议展现了近期产业经济学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湖北省产业发展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并提出了学会建设的工作思路和要求。
(报道人:邵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