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由香樟经济学术圈、工信部《产业经济评论》杂志社组织的第19期香樟经济学(武汉)Seminar于2021年12月12日(周日)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研究所举办。本次研讨会收到来自国内外二十多所重点高校学者的35篇工作论文,组委会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战略、“双碳问题”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议题,从中选取了10篇论文进行了学术报告,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高校的40余名学者和学生参与了现场交流与讨论。杨冕教授和石军伟教授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论坛,石军伟教授、杨福霞教授、聂亚珍教授、谌仁俊副教授、何可副教授、袁华锡副教授、程磊特聘副研究员、万攀兵助理教授、何无梦聘期制讲师、周记顺讲师为点评嘉宾。每篇论文的报告时间为40分钟,其中演讲环节为20分钟,评论人点评环节为10分钟,自由讨论环节为15分钟。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魏伟以《外资进入自由化与企业碳排放强度——基于中国企业数据的研究》为题,将2002年中国大幅放松外资管制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外资进入自由化对企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得出了外资进入自由化能通过中性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中国企业的碳排放强度;激励型外资政策相对于准入型外资政策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外资进入对碳排放和其他污染物的减排均产生一定影响等重要结论。与会学者就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建议其增加外资进入自由化对企业碳排放总量的影响、进一步深挖准入性政策和激励型政策的区别研究并提供经验证据、文献综述分条列述等。
湖北大学商学院陈果以《国内价值链嵌入能否促进技术进步?——来自中国省际制造业的经验数据》为题,研究了国内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影响效果及异质性等问题。研究发现,国内价值链总体嵌入、前向嵌入、后向嵌入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均先增后减,呈正“U”型;随着生产成本的下降,国内价值链总体嵌入和后向嵌入将显著平均提升省份-行业生产率,二者的平方项将显著平均降低的省份-行业生产率;并且这种影响效果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与会学者就其理论机制、实证检验等方面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对于国内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生产率的正“U”型关系应进行理论分析;二是补充报告工具变量第一阶段回归结果,明确弱工具变量的问题;三是应两两控制省份、时间、行业三者的固定效应,使模型成为饱和模型等。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程磊以《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U-shaped Firm Innovation: Cross-country evidence and the case of China》为题,基于跨国数据研究了营商环境对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并以中国为例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更好的商业环境可以改善国家和企业的经济表现,但对企业创新并非是完全正向影响;不同国家最低研发强度的阈值是不同的。此外,各国政府应优先考虑改善金融和法律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基于中国的企业调查数据发现,用于生产性活动资源的倒U型变化可能是商业环境和企业创新之间U型关系的原因。与会学者指出,文章默认使用二次结构进行回归,但结果只能说明二次结构具有显著性,不能证明二次结构的正确性,建议在模型部分中对这一关键结构性假设的合理性进行更充分论证与说明,并在实证部分尝试如线性、指数函数等其他方程结构并进行对比。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谢泽宇以《省界毗邻地区绿色发展困境的突围之路:来自革命老区振兴的启示》为题,基于对革命老区的考察,研究了振兴规划对省界毗邻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新时代党领导老区人民发展振兴的规划不仅有效推动了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同时明显改善了老区的生态质量;在具体实现路径上,退耕还林(草)、荒漠治理、绿地保护以及土地集约化发展是革命老区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与会学者就同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可行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应排除环境规制等竞争性假设的影响;二是在被解释变量中,应更多考虑经济发展的相关指标,补充振兴规划对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影响的链条;三是对同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原因进行分析,如考虑产业结构转型等;四是应补充边界污染中关于“边界”的研究。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学院吴浩强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机理研究——基于温氏与京东农场的双案例分析》为题,运用了双案例研究方法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可通过组织赋能、知识赋能与生态共同体赋能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链具有与时代发展要求契合的创新能力、价值增值力、协同度、可持续性与控制力。与会学者基于案例选取和案例分析的内容展开了讨论,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在机制分析中,补充数据经验支撑案例;二是考虑补充基础薄弱的企业受数字技术影响的案例与大而强的企业案例形成对比;三是在案例研究中考虑排除以产业虚拟集群带来的竞争性假设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张佳佳以《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为题,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企业通过OFDI投资战略向世界市场输入资本后逆向转移到母国企业,提高母公司创新绩效;国有股权阻碍了OFDI对企业创新的作用;东道国制度正向影响OFDI对企业创新的作用。与会学者对文章展开了讨论,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因变量指标选取应该考虑时滞的问题;二是现有工具变量选取可能存在弱工具变量问题,可以考虑以东道国税收优惠作为工具变量的可行性;三是应明确OFDI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四是在政策建议部分应对国企和非国企提出针对性的海外投资建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向雪风以《数字经济、空间溢出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为题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U”型关系;城镇化会削弱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在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像中存在单门槛效应,超过门槛值数字经济能发挥对城乡收入差距更强的缩小作用;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地区间协调发展。与会学者经讨论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理论假设立足于数字经济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无法反向证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并作出更明确的说明;二是应用理论支撑数字经济的分阶段分析;三是工具变量的选取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考虑更换工具变量。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赵诗杰以《地方官员的环保专业化与企业污染减排》为题,研究了环保教育背景的地方官员对企业污染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环保专业教育背景的地方官员通过发挥专业思维效应、专业素养效应、专业方法效应能显著降低辖区内企业的COD排放量;此外从环保专业教育背景的地方官员离任导致企业COD排放量反弹的现象侧面证明地方官员环保专业化有助于企业减排的可信性。与会学者经过讨论,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需要进一步识别上级政府硬约束的效果;二是补充环保背景官员对环保政策的偏好进而促进减排的机制;三是明确离任效应是否由于政策连续性的问题导致;四是考虑竞争激励问题,环保专业背景官员应该是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促进企业污染减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张辉以《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韧性:“携手并进”还是“背道而驰”?来自中国的证据》为题,研究了高质量发展对城市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韧性存在空间互动,具有正向溢出效应;高质量发展通过能源消耗效应、科技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城市韧性产生正向影响,其中集中表现在经济韧性和基础设施韧性。与会学者经过讨论,提出了如下建议:文章对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韧性进行指标体系研究,二者存在较大的内生性问题,应考虑细节;另外,对于城市韧性侧重于经济角度,对社会角度的指标选取应更多元化。
湖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院王睿远以《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东中西部民营经济数据分析》为题,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发展异同,进而对民营经济发展展开路径研究。研究发现,基础设施建设不全、政商环境亟待改善、人才短缺掣肘发展、融资困难问题明显、经营方式存在缺陷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发展迟滞;基于此要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减税降费、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与会学者经过讨论,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扩大样本量,进行全面分析;二是应坚持问题导向,补充影响因素分析;三是政策建议应与实证分析统一起来。
以上十位报告人报告完后,本次研讨会负责人杨艳琳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本次研讨会成功举办,意义非凡,从论文的选取到现场的交流与讨论,老师和学生们都怀揣对学术的热情,展现了严谨的学术态度。与会的报告者能从中吸取意见与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听会者能了解领域前沿,启发科研思路,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最后,他希望与会报告者能尽快将论文修改完善,争取顺利发表,也希望学者、学生们能形成更多学术成果,继续关注香樟学术圈,参与学术交流,并祝愿香樟学术圈论坛能越办越好!
(撰稿尹湘;图片郑爽;审核 杨艳琳)